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成熟的台湾犯罪片,即使是删减版上映,《周处除三害》依然能

2024-05-17

他不怕死,只怕死了没人记得。

电影的一开始,《周处除三害》用一场角头大哥的离别仪式,很快的描写了号称“桂林仔”的主角陈桂林,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相比起小角色金毛仔入场各种的碎嘴叨念,桂林仔淡淡的撇出一句话:“黑哥底下的”,就行云流水般的快步潜入会场,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在这一段的过程当中,我很喜欢金毛仔擅自坐在桂林仔身边,并大谈他本人轰动事迹的这个片段。桂林仔原本豪迈的吃相,又因为这突来的余兴节目,增添了几个狂妄的开怀大笑。

而谈话的最后金毛仔说有事可以找他的时候,我大概猜到了桂林仔的身份,也猜到了他会毫不在意的坦诚自己,但我猜不到的,是他那肆无忌惮的快意行事:

见到目标、掏枪、连发数枪、而后快步离开;

甚至没有事后安排接应的方式!

电影开始一场紧凑的追逐场面就为电影定下基调,亦展现了陈桂林的心狠手辣。

可以说《周处除三害》是一出充满暴力美学的犯罪电影,追逐场面一气呵成甚是精彩,打斗亦相当有功力。对决张力欠奉,幸得小美将整个行动转化为英雄救美的桥段,不但大快人心,也突显了陈桂林狂汉柔情的一面。

接下来陈桂林追寻牛头的剧情就与香港仔的有很大反差。

香港仔是典型暴躁黑帮老大,易于动怒,非常暴力。

而牛头伪装成的尊者则表面和善,因此叙事节奏亦比先前要慢。

尊者的真正身份是牛头,本该是剧情的转折点,然而看到陈以文,不难猜出他演的必然是重要角色。由陈桂林入教到发现邪教真相,过程冗长而且都在意料之中。

陈以文,既是得奖导演也是影帝,演技深沉但耀眼,以干涸面容和奸邪眼神演领导新心灵舍的尊者,远在澎湖深山致力塑造新人。

邪魅永远就是那几道“桥不怕旧”的老土板斧,选角真的很不错。

《双瞳》里的真仙观“大屠杀”的那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毫无顾忌展现出来的纯粹的残暴与爽快,曾被认为不会被超越了,但是《周处除三害》做到了!

野心更大、观感更残暴、视觉更爽快!

这场重头大戏铺陈了至少超过30分钟,甚至涉及了台湾的诈骗猖獗、宗教乱象,大部分时间没有一滴血、没有一句脏话,但却是惊心动魄,简直称得上惊悚片了!

直到最后,用一场酣畅淋漓、真真确确毫无疑问的大屠杀,甚至透出一股子雨过天晴、再世为人的轻松。

或者这样讲,陈桂林在那场戏后就变回阮经天了。

阮经天的演绎也令整个段落润色不少,情绪崩溃到立心修行,然后发现真相后决心消灭邪教,整个心理起伏很大,非常难演。

陈桂林经过一场与刑警陈灰的精彩武打追逐戏码后,转场很快到了四年之后。

黄精甫导演镜头底下的演员,用动作诠释着几年躲躲藏藏的通缉生活:

莫名松开自己鞋带、低头确认跟踪;

从门缝拿出预藏的花生米;

确保没有外人侵入屋内……

这时候的陈桂林,经历了世上唯一的亲人过世,又被这几年来唯一信任的密医给告知,生命最多再走不过半个年头。

“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密医给陈桂林的话大意如此,并奉劝桂林回头是岸、是时候向警方投案。

电影看到中途,我不禁跟着片中的陈桂林一起思考:

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片中的陈桂林,选择向江湖人的信仰关二爷卜卦询问,并获得了“九个圣筊”的启示,陈桂林必须自首、必须赎罪。

这一段阮经天演得极其出色,那种不信,愤怒,讨价还价般地不断重掷,不禁令人怀疑他是不是下一刻要把神像砸烂。

转场过后,忐忑下定自首决心的陈桂林,甚至在警局大声报出自己的姓名,不过,他并没有很快的受到逮捕。在一众吵闹排队着的投案者中,陈桂林发觉自己并不是唯一的通缉犯,布告栏上的三大要犯,甚至他本人排名最尾。

“人死留名、树死留皮”我想陈桂林这时候想起了密医说的这句话,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他,陈桂林,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死前他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他想到的方法,是他要当现代的周处,除掉眼前的“两害”,借此扬名立万。

有了信念支持的他,很快就开始了他毫无挂虑、肆无忌惮的终极大坏蛋之路。

在《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中,周处在发现自己被视为祸害后改过自新,而后出仕东吴、建功立业。

但他以为自己已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

在陈桂林的故事里,结局只能是一死。

后半部突然想起刘德华《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禅:面对自己,数说成名、英雄、因果。

虽然是台湾片,但《周处除三害》其实是由香港导演黄精甫执导的(就是之前拍了《恶战》的导演)。

严格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是:香港皮,台湾骨!

很欣慰的是,从《角头》系列之后,沉寂已久的台湾犯罪片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

老实说,从前不久放出来的预告片里光是开场刑警陈灰瞥见陈桂林正要自告别式现场扬长而去,从而展开的一场巷弄追逐,《周处除三害》两岸“混血”的独特魅力,就让我的眼睛亮了又亮。

若要具体的形容这股魅力,我会说是电影在感官体验上堪称全面升级的同时,台湾元素的份量却没有因而减轻,甚至更为贴近时下的社会共识。不管是追逐过程中的空间细节,又或是金毛仔在签到时一句令人莞尔的喃语,都不断地以它们的台湾本土特色,调和出一种只属于《周处除三害》的新鲜“台味”。

电影中我最欣赏是故事没有在陈桂林自首后草草完结,而是留下篇幅描写他接受死刑前的心境。整个故事走向是一个反英雄替天行道,相当痛快淋漓。然而陈桂林自首后感到悔恨,一切事情无可挽回,带来的苍凉之感,比起前段的杀戮戏码更好看。开场展现的狂气,去到结尾悔疚无奈,一头一尾形成强烈对比,令角色变得更加立体。

若然没有结尾那一段,就不能承载原典故周处痛改前非的部分。

电影标榜暴力美学的表现方法。导演对视觉效果的严谨追求,场景构图独具巧思。

导演大胆运用灯光、构图、运镜和音乐等电影元素,精心打造追逐、打斗、枪战和血腥等场景,将暴力与一般的伦理和道德判断分割出来,转为浪漫化或荒诞的走向。

每个凶悍的角色在格斗时毫不留情。

这些拳拳到肉的画面中,近乎疯狂的快感倾泻而出,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成功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心理效果,痛感极之真实。

与近年同类型的电影相比,导演对审美的坚持和态度无疑使该片脱颖而出。

导演曾于访问表示,电影原先是以《罪与罚》为名,后来在制作过程中,才决定更改为现在的标题《周处除三害》。

电影的一开始,在标题《周处除三害》浮现的时候,我就有注意到《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的英文副标——猪、蛇、鸽子。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猪、蛇、鸽子对应着佛教的贪、嗔、痴,电影借用动物意向对应着三个要犯的心魔。

易怒且嫉妒的香港仔臂上有蛇的纹身,象征着嗔。然后,林禄和创立邪教组织骗财。观众可以在他背上的纹身、组织标志和住处的装饰中,察觉到鸽子的踪迹,象征了贪。

最后,被张贵卿欺瞒身患绝症的陈桂林,一直带住已故奶奶送赠的小猪手表,这正是痴的象征。

印象中,很少看到电影里有那么多主角吃饭的特写镜头,但在《周处除三害》中的桥段,我就记得了超过四次,一开始在告别式的大啖便当、追逐香港仔关系人小美车上的掏面包、在尊者灵修堂中大口扒豆腐白粥、在枪击行刑之前吃的最后的一餐。

导演用不断进食的镜头,描写陈桂林身上无法被满足的欲望。

整体看下来,虽然打斗戏份比《角头》差多了,然而《周处除三害》充分的展现了何谓“量少质精”。

无论是从市场追到屋顶上,或是从河堤步道打到绿川里。

电影为了提升紧凑程度,在过程中一下以脸部特写凸显角色的状态,又或是透过航拍定位出追捕者和目标的相对距离,而在这紧促戏份的同时,还一直保持着连贯性。

我们因而得以知道跳下天井后的陈桂林大概是真的已被陈灰逼入绝境;也完全可以掌握,陈桂林究竟是怎么和香港仔,一路从发廊缠斗到河畔温室。

而且影片真的特别注重细节,钞票洒落案在前面陈桂林走路还是吃面时就有在旁边电视新闻中提过,就算当下没注意到,在剧情效果出来时也会下意识的:哦对对对刚刚好像有提到这回事!

而那个让陈桂林下决心去当周处的肺癌,在整片里也时不时会跳出来提醒观众,常常好像觉得他真的要不行了?又觉得他肺癌四期怎么还这么能打,为了视觉效果放弃逻辑了?他甚至连X光片都重照过一次,而且还真的预示了结局的揭晓。

不算是什么阮经天大转折,但真的就是合情、合理、而且环环相扣,丝丝合拍。

虽然还是有“主角Buff”太过强大的疑问,但只要想想《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有多夸张都能封神,顿时就觉得阮经天还是太保守了。

整部影片的细节梳理之强,还体现在全部的枪击、血浆、子弹都是后期特效加上去的!那可不是一次两次而已,那是几乎从头打到尾的工作量,还要加上一场大规模屠杀戏,镜头又相当多,每颗都要注意血浆和子弹的连戏状态。

还有《周处除三害》里要动作有动作、要人情有人情,剧情严谨,角色饱满,我尤其佩服剧中将三教九流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不是一般台剧常见的刻板印象。

这不拿奖真的说不过去!

电影的最后,除掉“两害”的陈桂林像多年前打斗的刑警陈灰自首,遭受到大批警力围堵的他,老实的戴上手铐、走向警车,并高举挥舞大喊者:“我是陈桂林,陈~桂~林~”。

我自己在理性上是喜欢贵卿的道别,大于小美和陈灰多一些。

“需要麻醉吗?”

“不用。”

在知道有肺癌的其实不是自己,不只是早死 / 晚死一点的差别后,陈桂林仍然从容赴死。在陈桂林的嘴角微微扬起的时候,他也接受自己的命运并理解了自己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他被“美化”了一些。

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个亡命天涯、肆无忌惮的邪恶之徒,而且终将受到律法的制裁,

但是行刑之前陈桂林的笑容,似乎象征着他获得的,正是他心中的救赎。

既然说到“美化”,最后再来说下这部戏小小不足的地方。

我在感性上是更被他跟小美的互相救赎所触动,阮经天和王净最后刮胡子的一场戏真的太有情感能量。可惜小美从受香港仔的淫威压迫,到得到拯救,还有陈灰从何时开始转而对陈桂林惺惺相惜,都没有在电影后半段透过足够篇幅刻画。

其实《周处除三害》里还有不少Bug,不管是香港仔到底怎么发现被偷看,陈桂林被活埋后的破棺而出,还是陈灰居然随身携带电动式刮胡刀……

虽然电影是暴力犯罪类型,但重点都放在陈桂林的自我救赎之旅,较重视他的心理变化。相对起来,犯罪情节的设计就诸多不足。然而一众演员的发挥,或触动观众神经的精彩演出,以及不时神来一笔的“社会观察”和片中展现的暴力美学和打斗均有一定水准,都使得这些Bug显得瑕不掩瑜。尤其是阮经天所演绎的陈桂林,演技真的封神。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再次看到一部如《周处除三害》般极具水准,同时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台湾犯罪电影。

《周处除三害》拍的真的很好!

他不怕死,只怕死了没人记得。

电影的一开始,《周处除三害》用一场角头大哥的离别仪式,很快的描写了号称“桂林仔”的主角陈桂林,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相比起小角色金毛仔入场各种的碎嘴叨念,桂林仔淡淡的撇出一句话:“黑哥底下的”,就行云流水般的快步潜入会场,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在这一段的过程当中,我很喜欢金毛仔擅自坐在桂林仔身边,并大谈他本人轰动事迹的这个片段。桂林仔原本豪迈的吃相,又因为这突来的余兴节目,增添了几个狂妄的开怀大笑。

而谈话的最后金毛仔说有事可以找他的时候,我大概猜到了桂林仔的身份,也猜到了他会毫不在意的坦诚自己,但我猜不到的,是他那肆无忌惮的快意行事:

见到目标、掏枪、连发数枪、而后快步离开;

甚至没有事后安排接应的方式!

电影开始一场紧凑的追逐场面就为电影定下基调,亦展现了陈桂林的心狠手辣。

可以说《周处除三害》是一出充满暴力美学的犯罪电影,追逐场面一气呵成甚是精彩,打斗亦相当有功力。对决张力欠奉,幸得小美将整个行动转化为英雄救美的桥段,不但大快人心,也突显了陈桂林狂汉柔情的一面。

接下来陈桂林追寻牛头的剧情就与香港仔的有很大反差。

香港仔是典型暴躁黑帮老大,易于动怒,非常暴力。

而牛头伪装成的尊者则表面和善,因此叙事节奏亦比先前要慢。

尊者的真正身份是牛头,本该是剧情的转折点,然而看到陈以文,不难猜出他演的必然是重要角色。由陈桂林入教到发现邪教真相,过程冗长而且都在意料之中。

陈以文,既是得奖导演也是影帝,演技深沉但耀眼,以干涸面容和奸邪眼神演领导新心灵舍的尊者,远在澎湖深山致力塑造新人。

邪魅永远就是那几道“桥不怕旧”的老土板斧,选角真的很不错。

《双瞳》里的真仙观“大屠杀”的那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毫无顾忌展现出来的纯粹的残暴与爽快,曾被认为不会被超越了,但是《周处除三害》做到了!

野心更大、观感更残暴、视觉更爽快!

这场重头大戏铺陈了至少超过30分钟,甚至涉及了台湾的诈骗猖獗、宗教乱象,大部分时间没有一滴血、没有一句脏话,但却是惊心动魄,简直称得上惊悚片了!

直到最后,用一场酣畅淋漓、真真确确毫无疑问的大屠杀,甚至透出一股子雨过天晴、再世为人的轻松。

或者这样讲,陈桂林在那场戏后就变回阮经天了。

阮经天的演绎也令整个段落润色不少,情绪崩溃到立心修行,然后发现真相后决心消灭邪教,整个心理起伏很大,非常难演。

陈桂林经过一场与刑警陈灰的精彩武打追逐戏码后,转场很快到了四年之后。

黄精甫导演镜头底下的演员,用动作诠释着几年躲躲藏藏的通缉生活:

莫名松开自己鞋带、低头确认跟踪;

从门缝拿出预藏的花生米;

确保没有外人侵入屋内……

这时候的陈桂林,经历了世上唯一的亲人过世,又被这几年来唯一信任的密医给告知,生命最多再走不过半个年头。

“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密医给陈桂林的话大意如此,并奉劝桂林回头是岸、是时候向警方投案。

电影看到中途,我不禁跟着片中的陈桂林一起思考:

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片中的陈桂林,选择向江湖人的信仰关二爷卜卦询问,并获得了“九个圣筊”的启示,陈桂林必须自首、必须赎罪。

这一段阮经天演得极其出色,那种不信,愤怒,讨价还价般地不断重掷,不禁令人怀疑他是不是下一刻要把神像砸烂。

转场过后,忐忑下定自首决心的陈桂林,甚至在警局大声报出自己的姓名,不过,他并没有很快的受到逮捕。在一众吵闹排队着的投案者中,陈桂林发觉自己并不是唯一的通缉犯,布告栏上的三大要犯,甚至他本人排名最尾。

“人死留名、树死留皮”我想陈桂林这时候想起了密医说的这句话,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他,陈桂林,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死前他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他想到的方法,是他要当现代的周处,除掉眼前的“两害”,借此扬名立万。

有了信念支持的他,很快就开始了他毫无挂虑、肆无忌惮的终极大坏蛋之路。

在《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中,周处在发现自己被视为祸害后改过自新,而后出仕东吴、建功立业。

但他以为自己已成为当代的“周处除三害”,却没想到永远参不透的贪嗔痴,才是人生终要面对的罪与罚。

在陈桂林的故事里,结局只能是一死。

后半部突然想起刘德华《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禅:面对自己,数说成名、英雄、因果。

虽然是台湾片,但《周处除三害》其实是由香港导演黄精甫执导的(就是之前拍了《恶战》的导演)。

严格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是:香港皮,台湾骨!

很欣慰的是,从《角头》系列之后,沉寂已久的台湾犯罪片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

老实说,从前不久放出来的预告片里光是开场刑警陈灰瞥见陈桂林正要自告别式现场扬长而去,从而展开的一场巷弄追逐,《周处除三害》两岸“混血”的独特魅力,就让我的眼睛亮了又亮。

若要具体的形容这股魅力,我会说是电影在感官体验上堪称全面升级的同时,台湾元素的份量却没有因而减轻,甚至更为贴近时下的社会共识。不管是追逐过程中的空间细节,又或是金毛仔在签到时一句令人莞尔的喃语,都不断地以它们的台湾本土特色,调和出一种只属于《周处除三害》的新鲜“台味”。

电影中我最欣赏是故事没有在陈桂林自首后草草完结,而是留下篇幅描写他接受死刑前的心境。整个故事走向是一个反英雄替天行道,相当痛快淋漓。然而陈桂林自首后感到悔恨,一切事情无可挽回,带来的苍凉之感,比起前段的杀戮戏码更好看。开场展现的狂气,去到结尾悔疚无奈,一头一尾形成强烈对比,令角色变得更加立体。

若然没有结尾那一段,就不能承载原典故周处痛改前非的部分。

电影标榜暴力美学的表现方法。导演对视觉效果的严谨追求,场景构图独具巧思。

导演大胆运用灯光、构图、运镜和音乐等电影元素,精心打造追逐、打斗、枪战和血腥等场景,将暴力与一般的伦理和道德判断分割出来,转为浪漫化或荒诞的走向。

每个凶悍的角色在格斗时毫不留情。

这些拳拳到肉的画面中,近乎疯狂的快感倾泻而出,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成功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心理效果,痛感极之真实。

与近年同类型的电影相比,导演对审美的坚持和态度无疑使该片脱颖而出。

导演曾于访问表示,电影原先是以《罪与罚》为名,后来在制作过程中,才决定更改为现在的标题《周处除三害》。

电影的一开始,在标题《周处除三害》浮现的时候,我就有注意到《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的英文副标——猪、蛇、鸽子。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猪、蛇、鸽子对应着佛教的贪、嗔、痴,电影借用动物意向对应着三个要犯的心魔。

易怒且嫉妒的香港仔臂上有蛇的纹身,象征着嗔。然后,林禄和创立邪教组织骗财。观众可以在他背上的纹身、组织标志和住处的装饰中,察觉到鸽子的踪迹,象征了贪。

最后,被张贵卿欺瞒身患绝症的陈桂林,一直带住已故奶奶送赠的小猪手表,这正是痴的象征。

印象中,很少看到电影里有那么多主角吃饭的特写镜头,但在《周处除三害》中的桥段,我就记得了超过四次,一开始在告别式的大啖便当、追逐香港仔关系人小美车上的掏面包、在尊者灵修堂中大口扒豆腐白粥、在枪击行刑之前吃的最后的一餐。

导演用不断进食的镜头,描写陈桂林身上无法被满足的欲望。

整体看下来,虽然打斗戏份比《角头》差多了,然而《周处除三害》充分的展现了何谓“量少质精”。

无论是从市场追到屋顶上,或是从河堤步道打到绿川里。

电影为了提升紧凑程度,在过程中一下以脸部特写凸显角色的状态,又或是透过航拍定位出追捕者和目标的相对距离,而在这紧促戏份的同时,还一直保持着连贯性。

我们因而得以知道跳下天井后的陈桂林大概是真的已被陈灰逼入绝境;也完全可以掌握,陈桂林究竟是怎么和香港仔,一路从发廊缠斗到河畔温室。

而且影片真的特别注重细节,钞票洒落案在前面陈桂林走路还是吃面时就有在旁边电视新闻中提过,就算当下没注意到,在剧情效果出来时也会下意识的:哦对对对刚刚好像有提到这回事!

而那个让陈桂林下决心去当周处的肺癌,在整片里也时不时会跳出来提醒观众,常常好像觉得他真的要不行了?又觉得他肺癌四期怎么还这么能打,为了视觉效果放弃逻辑了?他甚至连X光片都重照过一次,而且还真的预示了结局的揭晓。

不算是什么阮经天大转折,但真的就是合情、合理、而且环环相扣,丝丝合拍。

虽然还是有“主角Buff”太过强大的疑问,但只要想想《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有多夸张都能封神,顿时就觉得阮经天还是太保守了。

整部影片的细节梳理之强,还体现在全部的枪击、血浆、子弹都是后期特效加上去的!那可不是一次两次而已,那是几乎从头打到尾的工作量,还要加上一场大规模屠杀戏,镜头又相当多,每颗都要注意血浆和子弹的连戏状态。

还有《周处除三害》里要动作有动作、要人情有人情,剧情严谨,角色饱满,我尤其佩服剧中将三教九流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不是一般台剧常见的刻板印象。

这不拿奖真的说不过去!

电影的最后,除掉“两害”的陈桂林像多年前打斗的刑警陈灰自首,遭受到大批警力围堵的他,老实的戴上手铐、走向警车,并高举挥舞大喊者:“我是陈桂林,陈~桂~林~”。

我自己在理性上是喜欢贵卿的道别,大于小美和陈灰多一些。

“需要麻醉吗?”

“不用。”

在知道有肺癌的其实不是自己,不只是早死 / 晚死一点的差别后,陈桂林仍然从容赴死。在陈桂林的嘴角微微扬起的时候,他也接受自己的命运并理解了自己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他被“美化”了一些。

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个亡命天涯、肆无忌惮的邪恶之徒,而且终将受到律法的制裁,

但是行刑之前陈桂林的笑容,似乎象征着他获得的,正是他心中的救赎。

既然说到“美化”,最后再来说下这部戏小小不足的地方。

我在感性上是更被他跟小美的互相救赎所触动,阮经天和王净最后刮胡子的一场戏真的太有情感能量。可惜小美从受香港仔的淫威压迫,到得到拯救,还有陈灰从何时开始转而对陈桂林惺惺相惜,都没有在电影后半段透过足够篇幅刻画。

其实《周处除三害》里还有不少Bug,不管是香港仔到底怎么发现被偷看,陈桂林被活埋后的破棺而出,还是陈灰居然随身携带电动式刮胡刀……

虽然电影是暴力犯罪类型,但重点都放在陈桂林的自我救赎之旅,较重视他的心理变化。相对起来,犯罪情节的设计就诸多不足。然而一众演员的发挥,或触动观众神经的精彩演出,以及不时神来一笔的“社会观察”和片中展现的暴力美学和打斗均有一定水准,都使得这些Bug显得瑕不掩瑜。尤其是阮经天所演绎的陈桂林,演技真的封神。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再次看到一部如《周处除三害》般极具水准,同时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台湾犯罪电影。

《周处除三害》拍的真的很好!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